哈佛大學郝和平教授講座
2015年8月21日,為深入研討幼兒發展規律,提升教師觀察兒童、支持兒童發展的能力,深圳市多元學前教育研究院和特蕾新教育集團聯合邀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郝和平教授,在特蕾新海灣幼兒園進行為期兩天的講座和座談活動。多元學前教育研究院全體教研人員和特蕾新教育集團185名園長和教師參加了此次講座及座談。
“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兒童”是本次講座及座談的主題,郝和平教授從“什么是發展的觀點”、“為什么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幼兒”、“如何在幼兒一日生活中促進幼兒的發展”三個方面詳細論述了發展型課程。
什么是發展的觀點?郝教授首先闡述了它的四個理論基礎: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費爾德曼的非普適性發展理論、皮亞杰的發展階段論和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這些理論從不同側面強調了幼兒具有多種能力,每種能力的發展速度和水平不盡相同,要支持幼兒從一個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既要提供物質材料,讓幼兒與環境互動獲得發展,也要與一定的社會文化環境(教師、同伴、家庭、幼兒園、社區)互動,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為什么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幼兒?這是由幼兒的發展規律和學習方式決定的,我們只有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幼兒,才能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提供恰當的材料、任務和支持使每個幼兒運用優勢智能代替弱勢智能,按照自身的速度向更高水平發展。
如何在幼兒一日生活中促進幼兒的發展?郝教授逐一點評了老師們展示的領域活動,給老師們提出了如何在活動中促進幼兒自主探索、如何讓幼兒運用多元智能關鍵能力學習、如何給優勢幼兒提出挑戰,給弱勢幼兒提供支持。
通過這次培訓,教師們受益匪淺。都深刻領悟到發展型課程的精髓,明白了讓幼兒主動探索學習的重要性,意識到家長、社區在幼兒發展中的必要性,并知道如何在集體活動中根據幼兒個別差異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